|
|
自學成才發明多廣的愛迪生
托馬斯.阿爾發.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誕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市。他上小學時曾被校方認為是弱智而被勒令退學。幸虧他的母親懂得教育原理而不對他失望,就把他領回家中親自教他語文和一些其他知識。經過母親的循循善誘,愛迪生的求知慾大增;但由於年幼積累的知識與經驗不夠,他曾受成年人戲弄。據傳有一天在他家附近做工的一群工人給了他一瓶糖水,對他說“女人喝了這水就能飛上天去。” 他就把這水給了在他家除草因日曬和用力而口渴的女僕,看她喝完後,他每隔一會兒就問她“你有什麼感覺?”女僕聽他反复這樣問,就笑著回答“和平常一樣啊,沒什麼特別的感覺。”他就走開去玩了。到了傍晚愛迪生結束玩耍回家,想要再問女僕,只見她躺在床上苦著臉笑不出來地說“小主人,你可把我害苦了。”原來是她飲了那瓶摻了瀉藥的糖水後大瀉了一場,母親知道原委後固然責罵他,但同時也覺察了兒子強烈的求知慾和主動探索的活躍思維。所以,她並不把兒子訓練成書呆子,仍准許他每天到屋外遊玩。 由於家境不富和缺乏刻板的學歷,他正當少年就獨立謀生,在一節火車車廂內的一個小房間裡安置了一台收報機和一台油印機,為乘客提供以即時新聞與趣聞為內容的小報,居然銷路不差。在編印報紙之餘,他當然不忘以發明為目的的科學實驗。不料有一次不慎把一瓶易燃的磷打翻在地著了火。車長狠狠地打了愛迪生一下耳光,造成他終生一耳失聰。 後來他找了一份火車站的電報生工作,在一個歸大站管轄的小站任職。由於他白天閱讀時間久而沒睡夠,值夜班時覺得困倦而打瞌睡。大站的站長為使他驚醒,要他每隔一小時就發一個字母A到站長自己的收報機上。為了應付,他發明了把發報機與時鐘相連的一架應急裝置,每隔一小時就自動把字母A發給站長。有一回站長有急事要與愛迪生聯繫,可是多次發報都沒收到愛迪生的回訊。站長擔心發生了盜匪襲擊,就帶人坐扳道車趕去。到了那裡,只見愛迪生在椅上沉睡,桌上放著那架愛迪生自創的自動發報裝置。看著這架機器與愛迪生寬闊的前額,站長意識到眼前這個不守規矩的小伙子是個發明天才,日後前途必不可限量,就把他搖醒並叮囑他勿再如此,並未痛加責罰。這個自動重複發報的簡單裝置經愛迪生進一步改良後成了問世的產品。愛迪生日後果然不負所望地發明了一千多件取得專利的實用產品。從1876到1887年他在新澤西州的門羅帕克的實驗室內研製了多種很有用的產品,包括1879年發明的電燈泡。他還建造了集中供電的用戶電力分配系統,以及當時容量最大的發電機,並於1882年利用這種發電機建立了第一座大型發電廠,還進行了鐵道電氣化的試驗。還在愛迪生擔任電報生的19歲那年,他就發明了投票電動記錄器。上文所述的自動重複發報機是愛迪生的第一項發明。他早年制定雙工式與四工式電報系統,發明了自動收報機。後來又發明了碳質發射器被貝爾電話公司用作話筒,以及採用鎢絲把電能轉化為熱能與光能的電燈泡,還有新型蓄電池,活動電影放映機,早期的電影攝影機等等。 愛迪生在股票價目紙帶連續打印機的基礎上加以改良而發明了股票電傳紙帶打印機,從而積累了資金就於1869年在新澤西州的紐瓦克建立了一所工業研究實驗室,後來遷往門羅帕克市,以後又遷移到西奧倫治市。1889年愛迪生組建了愛迪生電燈公司,即是享譽全球的通用電氣公司的前身。 愛迪生曾初步設想過與佛萊明熱離子閥類似的器件。1883年他發現“愛迪生效應”即熱電子發射現象。他贊成直流電傳輸,但人們最終發現交流電傳輸更有效而符合經濟原則。他在電影技術,礦業,建築,化工方面也有許多著名的發明。 司馬遷在《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愛迪生雖然是天才,也難免有思考走入歧途的情況。例如,他為發明電燈,曾經委派下屬員工到各個產竹子的國家採購不同品種的竹子樣品來試製竹纖維的燈絲。植物纖維遠比不上金屬絲的耐高溫和損耗慢,愛迪生的一念之差造成了巨大的浪費。這從反面證明了廣博的學識是參照發明的有利條件,有志於創造發明的人無論從事哪一方面的研究都須注重打好知識技能基礎。 愛迪生的成功離不開他對事業的熱愛與專注。曾有他的一位朋友到愛迪生的位於西奧倫治的實驗室去探望愛迪生,等了近二小時,愛迪生仍未能暫停工作到會客室見這位朋友。他詢問前台接待人員,這位員工對他說“你看見坐在那邊等候的那位女士嗎?她是愛迪生的妻子,已等候了將近五小時了。” 愛迪生的貢獻是巨大的,這與他善於和助手配合集思廣益相互取長補短有關。往往他想出一個新項目,畫出一個很潦草而且細節不全的簡圖,他的在某一方面學識深厚的助手都能把它重繪成可以讓工人加工製作的精確工程圖。這樣的團隊工作加快了研製進度。所以,才會有在他名下的一千多種發明。他的長處在於常有早於他人的新思路,儘管他也曾未能理解另一位大發明家泰斯拉的合理新思路。曾有一幅愛迪生與助手在實驗室內的燈下合影照片流傳,照片的標題是《又一個不眠之夜》,表明了他與他所領導的的發明家們的敬業與恆毅。 愛迪生曾擔任美國海軍顧問。他於1931年逝世,令人緬懷不已。愛迪生的生平對於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幼兒教育及青少年教育工作者,有極大的啟示意義。
2017年3月29日 方能達
|
|
Copyright © 2015 www.inventionspopularize.com INVENTIONS POPULARIZE ORGANIZATION 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