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使命   發明創造普及推廣   教育   發明家   新聞  聯繫我們  ENGLISH

 

 

伽利略·伽利萊


伽利略·伽利萊(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義大利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及哲學家,科學革命中的重要人物。其成就包括改進望遠鏡和其所帶來的天文觀測,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說。伽利略被譽為“現代觀測天文學之父”、“現代物理學之父”、“科學之父”和“現代科學之父”及“自然科學”的創立者。

一六零九年,他亦成功製造了一具能把事物放大二十倍的望遠鏡,這使他發現了月球上的山和坑谷。這發現不但能反駁阿里士多德認為天體一定是完美球狀的理念,而且更顯示天體可以比人們的想像中更像地球。伽利略亦見到銀河是由恆星組成,他又發現了四顆衛星環繞木星運行。這些發現證明了一無容置疑的事實:最少有一些天體是環繞著一個地球以外的中心運行。雖然這些發現並不足以証實哥白尼理論是對的,但卻也正好符合哥白尼的宇宙系統。伽利略將這些發現寫在《星際使者》"The Starry Message" 一書中,該書在一六一零年三月出版。伽利略亦聰明地利用他的聲望,使自己被任命為他渴望多時的宮廷數學家及哲學家一職,這使他可以不受教務限製而有更多時間去研究及寫作。在一六一零年十二月,伽利略觀察到金星的位相變化。金星的位相變化可說是哥白尼理論中,金星在地球軌道以內環繞太陽公轉的自然結果。

「比薩斜塔的實驗」正是他在比薩大學擔任教授時的有名實驗。這個實驗完沒多久,伽利略又向亞里斯多德的另一項理論挑戰,經由實驗他推翻了亞里斯多得所謂「物體運動是因外力作用,沒有外力,物體就會靜止下來;作用力越大,物體運動速度越快」的說法,伽利略指出:運動不需外力來維持,如果沒有外力作用,該物體將永遠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後來牛頓根據這一理論基礎總結出:牛頓第一運動定律,也就是「慣性定律」。

「我認識的伽利略精神,是向任何以權威為基礎的教條展開熱烈戰鬥」
                                                                                  -愛因斯坦

 

 

 

伽利略·伽利萊

 

copy  www.inventionspopulariz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