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使命   發明創造普及推廣   教育   發明家   新聞  聯繫我們  ENGLISH

 

 

亨尼古拉·哥白尼

亨尼古拉·哥白尼(拉丁語名字:Nicolaus Copernicus,波蘭語名字:Mikołaj Kopernik,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是文藝復興時期波蘭數學家、天文學家,他提倡日心說模型,提到太陽為宇宙的中心。1543年哥白尼臨終前發表了《天體運行論》一般認為他著的是現代天文學的起步點。它開啟了哥白尼革命,並對推動科學革命作出了重要貢獻。

哥白尼出生於皇家普魯士,該地區自1466年隸屬於波蘭王國。哥白尼獲得了教會法規博士學位,同時也是一名醫生,通曉多國語言,了解經典文學,能夠勝任翻譯,做過執政官、外交官,也是一名經濟學家(後續幾項都沒有學歷學位)。 1517年,哥白尼總結了貨幣量化理論,成為當今經濟學的重要基礎之一。 1519年,哥白尼在格雷欣之前總結出了劣幣驅逐良幣理論的前身。

1473年哥白尼生於維斯瓦河畔的小城托倫,當時這裡屬於波蘭王國皇家普魯士行省。父親是從克拉科夫來的商人,母親是托倫當地商人的女兒,家境寬裕,哥白尼是家中四個孩子裡最小的。哥白尼十歲到十二歲間父親去世,由他的舅父盧卡斯·瓦贊爾羅德領養。

1491年哥白尼進入克拉科夫市亞捷隆大學(當時稱克拉科夫大學)學習,在這裡他開始對天文學產生興趣。 1496年他赴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帕多瓦大學求學,學習數學,天文學,法律,醫學等,並接受人文主義思想。 1503年在費拉拉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他舅父提供給他一個在波蘭波羅的海邊上的弗倫堡的神父位置。 1506年哥白尼回到波蘭,擔任他舅父的醫生和秘書。 1512年他舅父去世,他將主要精力放在教士的責任和醫學研究上,同時利用工作之餘時間研究天文學。在弗倫堡30年間,他建了一個小天文台,後來被稱為“哥白尼塔”,自17世紀以來被人們作為天文學的聖地保存下來。但是從當時人的記載和哥白尼本人的著作來看,他很少進行天文觀測,他主要通過前人的觀測結果,進行哲學思考與數學計算,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天文學體系。

1514年,哥白尼在一篇四頁的《短論》總結了自己的地心說猜想,給最親近的朋友看。 1533年,在羅馬舉行了一些關於哥白尼理論的講座,教宗克萊孟七世和一些主教出席了講座並表示出興趣。講座過後,其中一位主教寫信給哥白尼,希望他儘早正式出版他的作品。雖然朋友們也催促哥白尼儘早出版他的理論,但可能是害怕受到批評,哥白尼本人一直不願意這麼作。學者對於哥白尼到底是擔心受到天文學界的批評還是教會的反對是有爭議的。 [1]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哥白尼終於同意出版他的《天體運行論》。

《天體運行論》的出版意義十分深遠。它揭示了地球僅是一顆圍繞著太陽運轉的普通行星。這根本就否定了「地球是上帝特別安排在宇宙中心」的教廷說法。它是象徵著自然科學向教廷抗衡所發布的獨立宣言,自然科學的思維從此便開始和神學分道揚鑣,天文學也由此掀開了近代科學的探究大門,不但帶領人們走出智識的黑暗時期,也帶動了接續近一個世紀的時光,將托勒密古天文思維,帶入近代天文學的境界。德國哲學家康德說:「哥白尼把地球為宇宙中心轉變為太陽,使人們對地球的價值觀,甚至宗教觀與哲學觀都有重大的『哥白尼式轉變』。」今天,太陽為宇宙中心的寶座也已不保,太陽只是一顆平凡的恆星,銀河當然也不是宇宙的中心。我們越了解宇宙的真理,自我似乎更渺小了!而知道這件事的第一人,正是哥白尼。

哥白尼的學說改變了那個時代人類對宇宙的認識,而且動搖了歐洲中世紀宗教神學的理論基礎。由於時代的局限,哥白尼只是把宇宙的中心從地球移到了太陽,並沒有放棄宇宙中心論和宇宙有限論。雖然哥白尼的觀點並不完全正確,但是他的理論的提出給人類的宇宙觀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哥白尼之書在其死後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最聳人聽聞的事件莫過於是意大利人布魯諾之死。他是道明會的教士。但極富反叛精神,是一個「狂熱份子」。他從哥白尼的系統向外推展,否定了天球之說。他出版了「無限宇宙論」“Dell infinito Universo e Mondi”明白地主張:太陽是眾多的恆星之一,地球亦是行星之一。更主張人類在宇宙中也不是唯一的。這種主張與當時教會對《聖經》的解讀起了嚴重衝突。他在1600年被判火刑,在羅馬被當眾燒死

 

 

 

亨尼古拉·哥白尼

 

copy  www.inventionspopulariz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