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使命   發明創造普及推廣   教育   發明家   新聞  聯繫我們  ENGLISH

 

 

創造發明普及推廣協會《科技發展促進了人類社會思潮的提高》系列講習會講題倡导 

 

1.     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樹立了有利於文化科技發展的先例,導致了英國學者李約瑟(Needham Lee)所揭示的全人類現有科技創造發明之百分之九十左右均可溯源於古代中國

2.     歷史悠久的中國長期半奴隸半封建社會阻礙科技發展使人們驚醒而領悟科技並非萬能

3.     歐洲中世紀封建社會比中國封建社會更殘酷,使得作為科學技術基礎的物理學發展舉步維艱

4.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類對於自然界與社會的新認識,以及政治改革氣象的呈現

5.     資本主義新興力量衝決封建主義制度後,現代科學技術的雛形在歐洲形成

6.     人文與科學齊頭並進的發展啟迪人心促使社會制度改善

7.     從十九世紀開始的生物學爭論帶動了其他學科的發展

8.     二十世紀科學界對於物質,能量,與力的內在聯繫認識加深,使得科學研究更趨創新與嚴密

9.     美國在科學技術上後來居上取決於凝聚人才

10.   分子生物學與奈米科技的誕生之重大益處,以及如何避免被濫用而給人類帶來毀滅的災難;兼論科學倫理學

11.   中華民族在民國時代融合傳統教育內容與西方經驗對於培養傑出人才的有益作用

12.   中國大陸1950年代開始割裂大學而增設單科學院,到1980年代重新認識綜合性大學的優點原因何在

13.  慘痛的教訓----中國大陸深圳特區初創時民間自發利用“特區特事特辦”口號掩護了民國時代教育優點之復興,但不久即被習慣勢力扼殺;兼論合理的中國式發展必須徹底拋棄封建殘餘;以及勿再不分精地蕪地照搬西方模式

14.   世界主要國家普及推廣創造發明的成功經驗簡介

15.   推進科學技術的目的應該超越單獨國家利益而著眼于人類文明的整體永久發展

16.   發展科技須兼顧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並調和功利與道義

   1516二題兼論二戰前德國科技先進而政治違背道義的教訓

17.   本會特約研究人員漫談從名師與研讀名著得到的啟發,以及本人在生活實踐中獨闢蹊徑的探索體會

18.   充分發揮計算機網路通訊普及的益處,以及如何避免其被不適當運用而導致的弊端

19.   教育學與政治的新課題----使人人具有科學思維能力和積極創新的決心與用武之地

20.   對以上19項講題內容的歸納,以及對貫徹本會宗旨目標的工作計劃之建議

 

本會20161028



 

 

   

Copyright ©  www.inventionspopulariz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