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使命   發明創造普及推廣   教育   發明家   新聞  聯繫我們  ENGLISH

 

 

高中生運用創新思維改善學習方法
自學效果勝過進好學校

編者按:

方教授此篇文章運用創造發明方式,啓發學生如何將創造發明思維方式發揮在學習之中。

上過高中的人大多數覺得從高一到高三這三年中所有的課程中最難的是高中一年級所學的物理學的力學(運動學)部份,其中的計算題頗需仔細思考才能夠正確地演算。其實只要把力學公式中所包含的量例如距離時間或速度重量等等看作是未知數,把包含這些量的待解的問題看作是方程式,運用在初中時已學到的代數學的解聯立方程的辦法就迎刃而解了;至少是覺得不十分困難了。 

化學方程的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計算,雖引入克當量概念,但只要認真思索而對這一概念正確理解了,化學方程式的計算也不比代數方程難。高中二年級物理學的熱力學計算尚未像大學那樣採用微積分,仍然是像代數方程式那樣計算,只要選擇公式把常量或變量的數值代入,計算起來很刻板,比運動學的題目容易多了。 

初中教材的代數學之因式分解題以及根據未知數列出聯立方程來求解並不複雜,初中學生覺得難度大的是平面幾何學(歐幾里德幾何學),其中一項很有用的解題方法是添加輔助線。空閒時不妨多觀察圖形,把公式與圖形聯繫起來記憶,運用起來就會靈活。

高中的代數學之因式分解題不像初中階段那樣只要倒推地運用乘法公式來解題那麼簡單,雖有配平方法,待定係數法,與綜合除法等多種方式可用於解題,但比初中課程的因式分解難多了。然而我們可以買或借一本大學一年級非數學專業的理工科公共數學之微積分教材,花一兩天課餘時間自學求導數法。用求導數法去解高難度的高次多項式因式分解題是萬能的,而且極其快捷。用熟練了之後只需幾秒鐘就能解完一道高難度的因式分解題。

高中化學的計算題比起物理學來容易得多,代數學得好的學生不會覺得困難;但高中化學課本中對於元素性質的論述比初中化學教材詳細得多,而且引入某些化工流程圖不同類別酸類與鹼類的製取設備與步驟。記憶這些內容是要聯繫催化劑的運用及原料性質。原料物可以是單質也可以是化合物,其性質取決於相關元素在元素週期表中的位置。因此,元素週期表在高中化學課程中屬於重要內容。以化學課本本身為教材來學習元素週期表及相應的元素性質強弱增減規律,多花些時間下工夫記憶固然能掌握,但很幸苦。倘若換一種學法,在考取高中尚未開學還有一個多月的暑假或寒假(日本是春季為新學年開端,與歐美國家及中國不同)時間,最好找一本高中物理學來,把排在高中三年級學的通常作為最後一章的《物質結構》那一章仔細研讀一番,對分子和原子的構造有了深些的了解,再去閱讀高中化學課本中關於元素週期表的內容,就很容易理解而無師自通了。掌握了元素週期表,記憶元素性質就輕鬆,進而能夠輕鬆地解各類化學題。 

以上所述是數理化的創造式學習法。文科項目的學習也可以不完全按照規定的課本來學。例如初學英語不必用大套的精讀教材及語法專著,林語堂在1930年代編著的《開明英文讀本》第二冊與第三冊作為附錄的《語法提要》((Synopsis of Grammar)僅寥寥數頁,卻足以應付對語句的語法分析或遣詞造句。《開明英文讀本》雖已不易買到,但可以寫信請位於台北陽明山麓的語堂紀念圖書館影印,寄奉二十美元就能夠獲得全套三冊的《開明英文讀本》影印件了。

中文的學習可以閱讀《說文解字》的註釋本以了解漢字的形音義之間的關係,對迅速掌握文言(古漢語)與糾正錯別字大有幫助。蔣中正先生與國學專家沈延國先生都極力推薦閱讀此書。古漢語水平提高了,運用白話文寫作時遣詞造句便精確豐富得多。一旦語文掌握好了,歷史與地理及其他社會學科的教材就可以自修,課堂上再聽老師講解就容易記住,本國語及外語掌握得好的學生容易擴大閱讀範圍與交際而獲得多方面信息,他們對社會政治問題的見解也較深刻。

植物學與動物學是初中課程,高中開設學理較強的《普通生物學》,雖有較多需要記憶的內容,然而只要把語文及數理化學好,理解生物學就容易,而理解是記憶的基礎。

音樂美術課一般作為初中課程設置。不少學生覺得自己將來不可能成為音樂家和畫家,從而不重視音樂課與美術課。其實,即使將來升大學不選擇音樂或美術專業,有音樂美術修養也是很有益的。德國在二戰前採用音樂訓練法提高學習者對於聲音信息的反應能力,對學習本國語及外語都大有益處。繪畫能力強的學生空間概念強,對於在大學學習工程製圖或建築設計大有幫助。學醫者若是善於繪畫更是如虎添翼,對學習解剖學及組織學繪製圖譜大有用處。

體育除了有增強體質之效,還能提高腦力活動效率。高中生的課業負擔較重,當然需要有強健的身體。古希臘人早已認識到睡眠是消除疲勞的主要方式。為了達到最佳睡眠效果,中學生即使晚間繼續用功也不宜太遲就寢。每個人的睡眠週期都有起始與終止的時間,合乎週期的睡眠效果最佳。通常以晚間十一點就寢為佳。只要晝間不覺得疲勞,早些起床讀書無妨,但不宜晚睡。八小時為充份睡眠是群體統計平均值,並非人人都需要睡足八小時,年輕人更可能少於八小時。

大學生與研究生的作業類型較多是類似於寫論文的,因此中學生就應掌握作文的基本方法。寫作能力的提高不僅有賴於語言文學的學習,而且與每人可作為寫作素材的社會生活經驗有關。因此,歐美國家注重學生參與社會活動對於寫作與鍛煉組織能力有輔助作用,但須選對項目以免浪費時間甚至誤入歧途。文章是有篇章結構的,語文課的從分析段落大意到歸納主題思想,與作文的根據命題運用本人知識經驗去審題立意,是逆向對應的。審題立意就是確定主題思想,闡述這一主題的步步深入就體現在前後承接的段落中,每一段的主旨等於段落大意或提綱。可見分析課文與寫作類似於化學反應的可逆過程或數學中的乘法與因式分解這類運算的逆向對應關係。體會不同學科的內在聯繫,甚至從做菜調味,衣著的搭配,看出它們與作文運用素材的類似,都可以提高作文能力。這也是創造性的學習或思維方法。中國封建時代應付科舉考試的八股文訓練雖有禁錮思想之弊,但正確對待這個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用來掌握寫作基本步驟也堪稱一項捷徑,上海市市東中學(前輯槼中學)的老教師陳冠球先生用這個方法大大提高了畢業生的升學率。宋儒朱熹說“善讀者玩索而有得”,讀書是為了獲取知識與啟發思路,而不是為了尋章摘句地限於“知”而不上升為“識”。這就是“學而不思則殆”這句古話所提醒人們的。

當前高中已引入電腦課,利用電腦檢索參考資料甚為便捷,但還未能完全代替書刊的作用。高中生不可滿足於用電腦檢索而忽略了閱讀內容詳細和更適合於本人學習的成體系的書刊。否則便成了新時代的思路僵化者,未享新科技之利而先蒙其害。我們提倡創新的學習方法並不等於拋棄已被證明是有效的傳統學習方式。先賢提倡中庸之道,不贊成過激與偏執一端,洵為有識之見。高中生正值青春時期,血氣方剛,應避免偏執。創新並非標新立異誤入歧途,須慎思明辨。

前賢又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高中生已具備一定基礎知識與認識能力,可以結交些品行端正熱愛學習的朋友,多利用課餘時間聆聽一些文化科技知識講演,或參加一些學術研討會議以開闊視野和思路。這有益於升達學前妥善選擇專業方向。當然也可請師長指點,然後結合本人特長與興趣作出決定。不恥下問也是古人取得成效的學習方法。

 

                                                               方能達      2018819

 

 

 
 

Nikola Tesla

 

 

 

 

 

 

 

 

 

 

 

 

 

 

 

 

 

 

 

 

 

 

 

Copyright © 2015  www.inventionspopularize.com  INVENTIONS POPULARIZE ORGANIZATION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