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使命   發明創造普及推廣   教育   發明家   新聞  聯繫我們  ENGLISH

 

創造能力非一蹴而就

 

       全人類從事創造發明的先例顯示了凡是稱得上創新的精神與物質產品都並非單單憑藉某些天才人物自身的聰明才智而成,他們的創造活動中融合了他們通過學習而從他人的智慧中得到的相關知識與思路的啟發。愛因斯坦不愧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但他提出的相對論是在牛頓等總結的經典力學與數學上的洛侖茲變換等計算工具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中國先賢說“學而不思則殆”,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時所具備的知識未必比一位物理學教授更多,但他敢於突破當時的研究現狀,點滴積累多年的思索與感悟,終於成就大著;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依靠了構成成功因素百分之九十九的辛勞與作為成功因素百分之一的天份。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有機會從某些人的談話感覺到他們的分析能力,並從他們的處事方式看出他們的睿智;但也惋惜地看到他們未獲得合適的工作條件而被埋沒。列寧所推行的暴政式假社會主義對人類的危害已是有目共睹,當我們本著不因人廢言的古訓不妨引用他說對了的一句話:人們的天才在社會中被大量阻抑或消磨。這也表明了環境條件的優良比各人天份與勤奮更能促成富於創造性的成果。試統計各國成就卓著的著名人物,不難看出他們大部份是在專業工作環境中出成果的。舉凡國力稍充裕的國家都有科學院及其他研究機構之設來改善社會條件,但仍需要不拘一格地用人,以及有伯樂式的慧眼者發現與推薦人才。前廈門大學校長經濟學家王亞南向中科院數學研究所舉薦被困在一所中學的陳景潤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中國自古直到辛亥革命後不久都注重通才也即創造能力,但後來卻在仿照西方普及教育的管理方式與學位考試制度後在用人方式上逐漸失去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原有靈活性,這是需要反省的。至於專制國家憑掌權門第讓權貴子弟憑特權而屍位素餐地長期佔據理應讓賢的較好工作崗位,卻稱不上是“國家特色”或“靈活性”,而恰恰是在機會尚不充裕的社會條件下扼殺有真才實學富於潛力的優秀人才。

       人的天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遺傳素質,已故的著名歌手白光女士曾對台灣某家電視台的記者談她自己的親身體會;倘若沒有她得自遺傳的對音樂的敏感度與發音特色,他是成不了著名歌手的。

 

                                                               方能達     2017626

 

 

 

 
 

 

 

 

Copyright © 2015  www.inventionspopularize.com  INVENTIONS POPULARIZE ORGANIZATION INC